怎么教小班认识数字_怎么教小班幼儿画画

来源:名资汇网 作者:caiji007 2023-08-21 07:05:03
分享到:

  小班幼儿其绘画发展水平正处于涂鸦期,不清楚应该如何画,怎样涂色,画面怎样变得漂亮,要怎么引导幼儿画画呢?现在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怎么教小班幼儿画画

  (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对绘画一无所知,他们只会持笔乱涂乱抹,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伴随着这种体验,他们对画画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教孩子画些什么,也不必强调幼儿画得像不像,因为这样易使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而应该去引导、呵护、培养。提高幼儿的这种兴趣,如:在美工区,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绘画工具、材料,使幼儿在高兴时能随时拿起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自由描绘、表达,教师应时刻鼓励幼儿画自己喜欢的让幼儿兴致勃勃地自由涂画,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采用多种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小班幼儿,如采用单一的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棉签画、吹画、水彩画等。在一张作业中,也用几种作画形式,幼儿不能掌握的,教师帮助完成。如在河里的小蝌蚪的作业中,当幼儿用手指点画好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蝌蚪后,教师可用蓝色油画棒,来帮助其画上蓝色的河水背景,使画面更完美,幼儿尝到成功的愉悦。另外,可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因为手工与绘画相结合,不像单纯绘画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折纸、粘贴等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此物体,如:为了让幼儿感知、了解小鸡的基本特征,让幼儿观察小鸡后,利用晨间桌面游戏,用橡皮泥把小鸡的形状捏起来,幼儿感知了小鸡的形状,绘画时,不仅能很好的画出外形,而且形态各一,充满童趣。再如,用棉签画柳树前,先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幼儿通过观察对柳树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

  (三)诱发幼儿画添笔画。

  添画,是幼儿开始学画的好方法。我们每天晨间桌面游戏时,都画许多圆圈,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或幼儿添画一条尾巴,耳朵,胡子,眼睛等,注意添画的难度要适应,太难会失去信心和兴趣。如教师画一条美丽的鱼,可以让幼儿在鱼的周围画圆圈表示水泡泡;画曲线表示水波浪;画短直线集中在一点上表示水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教幼儿从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小点表示花朵、小草、树干,用横线表示棍子、绳子、栏杆等。例如:教幼儿画线先教幼儿画点、曲线、弧线,最后过渡到直线。在教学活动中,我先让幼儿练习画气球、泡泡、太阳等。再逐步画栏杆、格子布、房子等,使幼儿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笔及对笔的控制力,然后再教幼儿在画线、弧线、长短直线的基本的线条,并进行组合,最后到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眼中的事物。例如对幼儿进行线条的单元练习,学习内容包括横线、竖线、斜线、波浪线、螺旋线等。我们将绘画与游戏和故事结合起来,安排了花伞外的小雨(添画长短不同的直线)、一块格子布(练习交叉线)大河里的轮船(添画波浪线)、小兔的青草地(练习锯齿线)、小蜗牛的壳(练习螺旋线)等内容。通过单元练习,幼儿很快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线条这项基本技能,

  (四)用儿歌、故事内容导入,调动幼儿对绘画的积极性

  利用生动、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儿歌、故事,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掌握,如:教画鱼时,教师配上儿歌吸引幼儿鱼宝宝,胆子大,天黑下雨都不怕,能唱歌,会游泳,乐得爸妈笑哈哈。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的、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的故事。在教画兔子时,我给幼儿讲小兔的故事:兔妈妈生了只小兔,大家给小兔起了许多名字,有叫长儿朵,有叫红眼睛,有叫短尾巴兔子的基本特征通过小兔子的不同名字就概括出来,给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调动了幼儿作画的兴趣。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培养儿童的美术兴趣,尽可能正面评价儿童的作品,让儿童参与评价作品。鼓励儿童的绘画兴趣。因此,教师应善意地接纳一切孩子的画,尽可能正面评价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在指导上可以用谈谈你为什么这样画?来代替不应这样画、应该那样画。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我们总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他们创作的一种肯定,且有利于他们相互间的欣赏评价。每次作品展出后,孩子们总爱围着作业栏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画。老师说我想象很丰富;或是自由地评论:这幅画的颜色真漂亮!这群小鸡好可爱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又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照片、物品、谈话,了解自己长大了,发现自身各个方面的变化。

  2、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生长树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我的成长过程

  2、集幼儿现在和以前的照片、物品。

  3、画纸、画笔、剪刀人手一把、短线、胶水,硬纸壳,各种有颜色的海报挂历。

  活动过程

  一、我的成长过程

  1、通过观赏课件、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2、请幼儿谈一谈:

  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学会的本领?

  (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身高、体重和学习、自理等方面比较。)

  3、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使幼儿发现自己与小时侯的变化,感受自己长大了。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幼儿制作生长树的热情。

  教师: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比如:画画、数数、穿衣服,是很棒的哥哥姐姐了,我们今天来做一棵生长树,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改变和进步。

  三、制作生长树,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装扮生长树,记录自己的成长。

  1、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生长树,用纸壳做树干,撕贴挂历纸做成树叶。

  2、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装扮生长树。

  如:将自己现在和以前的照片贴在树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将自己的愿望画出来装饰在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挂在树上

  四、幼儿欣赏生长树,分享成长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看、听、说故事的兴趣。

  2、知道绿色是青蛙赖以生存的保护色。

  3、通过游戏了解青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图片-绿青蛙、蝴蝶、大灰狼

  2.红、黄标志,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绿青蛙、蝴蝶、大灰狼,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看看它们分别是谁?

  教师:小青蛙觉得自己的衣服一点也不美,想换衣服,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2.教师:小青蛙有没有换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呢?它和蝴蝶、大灰狼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青蛙的新衣服就明白了!

  二、讲述故事,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青蛙看见蝴蝶穿着漂亮的衣服想干什么?

  2.小青蛙给自己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3.小青蛙为什么捉不到害虫?

  4.大灰狼想干什么?小青蛙它有什么反应?

  5.那现在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穿绿衣服了吗?

  6.小结:小青蛙穿着绿衣服,这样身体的颜色和草丛中青草的颜色一样,那么隐藏在草丛里

  捉害虫便会更容易些,还可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让敌人找不到它!

  三、游戏智力竞答

  1.小青蛙有什么特征?平时喜欢生活在哪里?它还有什么本领你们知道吗?(幼儿答)

  2.教师:我们就来个知识竞赛,比一比你们谁对青蛙最了解,知道更多关于青蛙的知识,

  我来出关于青蛙的问题,我们分红、黄两队进行比赛。

  3.交代游戏规则

  当老师读完问题,喊开始的时候,每对小朋友方可举手回答,速度快的那一队取得答题资格,

  答对一题加一面红旗,答错不加。

  4.问题如下:

  (1)青蛙小时候叫什么名字?

  (2)青蛙有几条腿?

  (3)青蛙用什么声音唱歌?

  (4)青蛙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5)青蛙的肚皮又是什么颜色?

  (6)青蛙生活在哪里?(稻田、池塘或河流沿岸的草丛里)

  (7)青蛙爱吃什么?(蚊蝇等害虫)

  (8)青蛙用什么捕捉食物?

  四、活动结束。

  故事:青蛙的新衣服

  有一只小青蛙,它每天看到花蝴蝶穿着那么漂亮的衣服飞来飞去,它也想穿一件漂亮的衣服了。于是小青蛙偷偷地在家里,为自己的身体涂上七彩斑斓的颜色,漂亮极了,它终于有了一件美丽的衣服了。

  小青蛙来到池塘边,突然感觉到肚子很饿了。可不知道为什么,无论小青蛙怎么隐藏,周围的小飞虫,个个都发现了它,很快地逃走了。小青蛙难过极了,只好饿着肚子在草丛里溜达。

  突然,出现了一只大灰狼,大灰狼露出狰狞的面容说:哈哈!今天我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这么容易就发现了一只长得这么怪异的小青蛙。要是小青蛙都穿得这么漂亮,我每天都能吃饱了呢!说完,立即扑向小青蛙。小青蛙吓坏了,它拼命地跳啊跳啊,幸好跳到池塘里,躲过了大灰狼的血盆大口。小青蛙身上的涂料慢慢地被水褪去了,小青蛙又变成了绿色。奇怪了,周围的小虫子好像都没有发现它,它轻而易举地就吃到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小青蛙心想:我再也不要穿什么漂亮衣服了,还是我的绿衣服好!

标签